什么是禅茶一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茶是一种清静的生活方式,喝茶可以让人放松心情,陶冶情操,更是修身养性的一种方式。而禅茶一味,就是在喝茶的的同时,能够静下心来,感悟人生,体会生活。在这里,我们不仅可以品尝到美味的茶,还可以欣赏到精美的茶艺表演,让人流连忘返。下面就让我看一下吧。
一:什么是禅茶一味?如何去达成?
禅茶一味是这么读的:chan 二声cha 二声yi 一声wei 四声
二:什么叫禅茶一味
禅茶一味”的思想基础茶于佛教的最初关系是茶为僧人提供了无可替代的饮料,而僧人与寺院促进了茶叶生产的发展和制茶技术的进步,进而,在茶事实践中,茶道与佛教之间找到了越来越多的思想内涵方面的共通之处。其一曰“苦”佛理博大无限,但以“四谛”为总纲。释迦牟尼成道后,第一次在鹿野苑说法时,谈的就是“四谛”之理。而“苦、集、灭、道”四第以苦为首。人生有多少苦呢?佛以为,有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等等,总而言之,凡是构成人类存在的所有物质以及人类生存过程中精神因素都可以给人带来“苦恼”,佛法求的是“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参禅即是要看破生死观、达到大彻大悟,求得对“苦”的解脱。茶性也苦。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载:“茶苦而寒,阴中之阴,最能降火,火为百病,火情则上清矣”从茶的苦后回甘,苦中有甘的特性,佛家可以产生多种联想,帮助修习佛法的人在品茗时,品味人生,参破“苦谛。其二曰“静”茶道讲究“和静怡真”,把“静”作为达到心斋座忘,涤除玄鉴、澄怀味道的必由之路。佛教也主静。佛教坐禅时的无调(调心、调身、调食、调息、调睡眠)以及佛学中的“戒、定、慧”三学也都是以静为基础。佛教禅宗便是从“静”中创出来的。 可以说,静坐静虑是历代禅师们参悟佛理的重要课程。在静坐静虑中,人难免疲劳发困,这时候,能提神益思克服睡意的只有茶,茶便成了禅者最好的“朋友”。其三曰“凡”日本茶道宗师千利休曾说过:“须知道茶之本不过是烧水点茶” 次话一语中的。茶道的本质确实是从微不足道的日常生活琐碎的平凡生活中去感悟宇宙的奥秘和人生的哲理。禅也是要求人们通过静虑,从平凡的小事中去契悟大道。其四曰“放”人的苦恼,归根结底是因为“放不下”,所以,佛教修行特别强调“放下”。近代高僧虚云法师说:“修行须放下一切方能入道,否则徒劳无益。”放下一切是放什么呢?内六根,外六尘,中六识,这十八界都要放下,总之,身心世界都要放下。放下了一切,人自然轻松无比,看世界天蓝海碧,山清水秀,日丽风和,月明星朗。品茶也强调“放”,放下手头工作,偷得浮生半日闲,放松一下自己紧绷的神经,放松一下自己被囚禁的行性。演仁居士有诗最妙: 放下亦放下,何处来牵挂?作个无事人,笑谈星月大,愿大家都作个放得下,无牵挂的茶人。
三:是禅茶一味还是茶禅一味
茶道始于中国,发扬光大于日本。茶道与禅宗,殊途同归,而又相辅相成,故“茶禅一味”被视为日本茶道的最高境界。
唐代在寺院长大的陆羽写就第一本茶书《茶经》;赵州禅师以“吃茶去”接引弟子。扣冰古佛教化闽王“以茶净心,心净则国土净;以禅安心,心安则众生安”。这些高僧大德的言行中处处隐含着禅茶文化的理念,但直到“茶禅一味”概念的提出,茶禅文化才得以确立和传承。
而明确提出“茶禅一味”,并从理念上发扬茶禅文化的,则是两宋时期的圆悟克勤。人称“夹山和尚”,受朝廷之派,“定居夹山,聚二百众,自成一个农禅基地”,首倡茶禅境味之说。
中国佛教协会原会长赵朴初先生,曾先后为夹山大雄宝殿、天王殿、灵泉禅院题词,并赠“茶禅一味”墨宝一帧,以示对夹山茶禅文化之源的推崇。
圆悟克勤“茶禅一味”的真迹墨宝,据说跟随一休大师参禅的 村田珠光得到了圆悟克勤的墨迹,并运用于茶道(茶室中挂的书画)。这便是“墨迹开山”典故的由来。日本井口海仙的《茶道入门》也说,( 村田珠光)经过艰苦的修炼,最终成为一休大师的弟子,并从大师处得到了圆悟克勤的墨迹。现珍藏在日本奈良大德寺,作为镇寺之宝,是日本茶道的最高宗旨,神圣之物。
佛谛“苦”为先,茶性“苦”为本;佛与茶的共同凭籍是心,即心 灵的顿悟和感想。欣赏“夹山寺禅茶”茶艺,不由又想起古寺高僧“吃茶去”的故事, 赵朴初先生曾说:“七碗受至味,一壶得真趣。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
第一道:莲步净土(入场)
第二道:焚香礼拜(静心)
第三道:轮回转世(洁具)
第四道:观音下凡(投茶)
第五道:漫天法雨(洗茶)
第六道:菩萨点化(泡茶)
第七道:普度众生(敬茶)
第八道:苦海无边(品茶)
刷新知识视野,升级个人潜力!互相彼此理想,成就未来辉煌!作者:边卫军,应用心理学学士、工商管理硕士、社会发展与管理博士,国家一级企业培训师和一级人力资源管理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想要欣赏更多精彩文章,希望可以加我关注!四:禅茶一味的意思
一颗乐茶之心,外却我相,内蓄柔德,知敬知恩,假是百味,也是平常不二。
和敬清寂,茶味一如,是为禅定;
相传,当年禅宗初祖达摩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