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双版纳普洱茶地区。勐海茶厂生产的普洱茶,是云南省普洱茶行业协会认证的正宗产品,也是中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批准的出口茶叶。勐海茶厂的普洱茶产量占全国的80%以上,其中勐海大叶种茶树的种植面积占全国的90%以上,是中国最大的大叶种茶树基地。勐海茶厂生产的普洱茶,具有独独特的口感和品质,深受消费者喜爱。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一个茶叶加工企业的发展历程,感受到了一个企业的创新精神。
西双版纳是大叶种茶的原生地、普洱茶的发祥地,自古以来就是普洱茶的主要产区,古普洱茶“六大茶山”全部在西双版纳。走进古茶园王国,茶马古道的起点——西双版纳,其普洱茶如何?
普洱茶好不好,关键看原料。
西双版纳之所以能够始终占据普洱茶行业的龙头地位,主要就是得益于生长于热带雨林中的13万亩树龄100年以上的古茶树。
古茶树采摘的茶叶具有内含物质更多、茶汤滋味更厚、安全等级更高、保健功能更佳等诸多优点,总体品质明显优于低龄茶树,是爱茶人追捧的。
古茶园是西双版纳的一笔弥足珍贵的财富,是西双版纳举世独绝的优质资源,是西双版纳普洱茶独占鳌头的基石,也是全世界爱茶人一心向往的“圣地”。
茶马古道的起点——西双版纳
西双版纳是茶马古道的起点区域,主要包含西双版纳州澜沧以北的六大古茶山和西双版纳州澜沧江以南的勐海两个起点区域。
茶马古道是我国历史上内地和边疆地区进行茶马贸易所形成的古代交通路线,分川藏、滇藏两路。
茶马古道存在于中国西南地区,是以马帮为主要交通工具的民间国际商贸通道,是中国西南经济文化交流的走廊,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茶马古道源于古代西南边疆的茶马互市,兴于唐宋,盛于明清,二战中后期最为兴盛。
六大古茶山的茶马古道,有官道,有山间小道,是滇藏茶马古道、滇南官马大道和滇老越南洋茶叶运输线的主要起始点,主要包含北上线和南下线两条。
茶用马帮、牛帮运往普洱再销往西藏、内地等,或从丁家寨出境进入老挝运往越南海防再销往中国香港、南洋。
茶马古道上的历史和集镇
易武、曼洒、倚邦、勐旺等地至今仍保留着一段段或长或短的青石板茶马古道遗迹,这些茶马古道遗迹记录着西双版纳普洱茶的辉煌历史,是西双版纳作为普洱茶原产地的有力证据,也是寻古深幽的好去处。
茶马古道上的集镇称为茶马古镇,西双版境内主要有易武、倚邦、勐海、打洛、勐旺、景洪、勐腊等。
易武:唐代就有布朗族、佤族、哈尼族等人在此种茶的历史,直到明朝末年,江西和石屏的汉人进入易武,开始在易武贩卖茶叶和土特产。
1729年普洱府成立后,土把总武乍甫招募了大量石屏人到易武开茶园,易武的老茶号都是石屏人创建的。
倚邦:位于西双版纳地区的古“六大茶山”,三国前就有茶树种植,三国之后,茶就作为商品外对贸易,晋时逐渐发展,唐、宋已形成茶叶商品基地,明洪武年间被划作一个单独的行政区域。
倚邦茶马古道,清朝中叶,古“六大茶山”鼎盛,产品远销四川、西藏、南洋各地,普洱茶从此闻名中外,普洱茶外销之路,就是历史上的茶马古道。
勐海:位于地处祖国西南边陲,云南省西南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西部,东接景洪市,东北邻普洱市思茅区,西北靠澜沧县,西部和南部与缅甸接壤,国境线长146.56千米。从打洛口岸出境跨缅甸可达泰国,是中国从陆路到泰国的最近通道。
勐海县是闻名中外的“普洱茶” 的故乡和中国产茶最早之地,有着1700年前的野生“茶树王”以及星罗棋布的古茶树群。
打洛:位于勐海县西南部,与缅甸接壤,是昆洛公路的终点,距昆明730多km,距勐海县城65km,是国家一类口岸,口岸性质为国际公路客货运输口岸。
打洛镇是省级陆路口岸和我州主要的边境贸易区之一,属半山区镇。打洛镇有栽培型的古茶园资源594亩,品种都是普洱茶种。
勐旺:早在明清时期,勐旺就已是内地通往西双版纳的必经之地。随着普洱茶生产和运销的发展繁荣,勐旺成为以易武等六大古茶山为起点的茶马古道在西双版纳境内的最后一站,其地位日惭突出。
1954年修通的昆洛公路,由思茅进入西双版纳后,经普文、勐养到达景洪、勐海。勐旺在滇南交通运输中的重要地位从此结束。
景洪:民国时期在景洪设立车里县。当时,勐海茶叶市场兴起,这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景洪的发展。
《滇海虞衡志》中写道:“普茶名重天下,出普洱所属六茶山:一日攸乐、二日革登”。攸乐即今景洪基诺山乡。只因当时普洱是茶叶的一个集散地而得名普洱茶。
勐腊:勐腊普洱茶是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腊县的特产,植茶历史悠久,勐腊县是普洱茶主产区之一,易武乡是勐腊县乃至全州古茶园面积最大的乡镇之一。
生茶张每日分享普洱茶文干货,欢迎爱茶的您留言交流,有问必答!
了解更多精彩普洱古树茶知识,快来关注生茶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