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茶有茶块状的。
黑茶紧压茶
黑茶紧压茶是紧压茶品种之一。主要品种有湖南的黑砖、茯砖、花砖、湘尖、湖北的老青砖,四川的康砖、金尖、方包、圆包茶,云南的紧茶、圆茶、饼茶,广西的六堡茶等。
黑砖茶
黑砖茶产于湖南省安化白沙溪茶厂的黑茶紧压茶。1940年生产,曾分“天、地、人、和”四个等级。采用四级黑毛茶为原料,经毛茶筛分、半成品拼配、蒸汽渥堆、压制定型、干燥、成品包装制成,规格35厘米×18厘米×3.5厘米,净重2千克,不分级。砖片形,砖面平整,花纹图案清晰,棱角分明,厚薄一致,色泽黑褐,无黑霉、白霉、青霉等霉菌;香气纯正,或带松烟香,汤色橙黄,滋味醇和。主销新疆、内蒙古、青海、甘肃等地,少量外销。
茯砖茶
茯砖茶亦称“泾砖茶”、“伏砖茶”,曾称“官茶”、“府茶”、“附茶”。主产湖南益阳茶厂、临湘茶厂及四川雅安茶厂的黑茶紧压茶。原产陕西泾阳,经筑压成砖状,需在伏天筑制,药效如土茯苓,并曾由官方组织制造、销售,政府指定销区销售。泾阳砖每块称一“封”,每封重量为旧制五斤,每二封装一箴篓,称为一“饨”。清顺治元年(1644)定易马例。据嵇通《清朝通典·食货八·茶课》:“甘肃两商大引二万七千九十六引,于西宁、庄浪、洲岷、河州、甘州各处地方行销……每引行茶百斤,作为十篦,每篦二封,每封五斤。”又注:“顺治初年,定易马例,每茶一饨,重十斤。”
茯砖茶制造史已有三百余年。1950年安化砖茶厂手工筑制成功,1956年改为机制。茯砖茶采用三级或四级黑毛茶和改制黑毛茶为原料,经毛茶筛分、半成品拼配、蒸汽区堆、压制定型、发花干燥制成。外形规格为长方砖形,规格35厘米×18.5厘米×4.5厘米,净重2千克。砖面平整,棱角分明,厚薄一致,发花普遍茂盛,砖面色泽特级茯砖褐黑色,普茯黄褐色,砖内无黑霉、白霉、青霉、红霉等杂菌;汤色橙黄,香气纯正,滋味特茯醇和,普茯纯正。主销新疆、青海、甘肃、宁夏等地。
花砖茶
花砖茶产于湖南安化白沙溪茶厂的黑茶紧压茶。由“花卷茶”演变而来。“花卷茶”生产有百余年历史。清道光元年(1821)陕西茶商委托安化茶行收购黑茶,踩捆成包,制成“遭河茶”。后改成圆柱形的“百两茶”,清同治年间(约1870年前后)晋商“三和公”茶号在“百两茶”的基础上,选用较好黑茶,增加重量,用棕与箴片捆压而成“花卷茶”,每支净重1000两(16两老秤,合37.27千克)称“千两茶”。呈圆柱形,长5尺(166.5厘米),圆周1.7尺(56厘米),紧实似楠木。《安化县茶叶志》(1990)载,有茶商用水试浸,历经七年茶心不湿。1958年试用机械压制,改为长方砖形,规格为35厘米×18厘米×3.3厘米,净重2千克。以三级黑毛茶为原料,经毛茶筛分、半成品拼配、蒸汽讴堆、压制定形干燥制成。砖面平整,花纹图案清晰,棱角分明,厚薄一致,色泽黑褐,香气纯正带松烟香,汤色橙黄,滋味醇和。主销宁夏、山西、陕西等地,少量外销。
湘尖茶
湘尖茶主产湖南安化白沙溪茶厂的黑茶紧压茶。用一、二、三级黑毛茶经称茶、汽蒸、装萎压紧、捆包、打气针、晾干制成。分湘尖一、二、三号。规格58厘米×50厘米×35厘米,每篓净重分别为50千克、45千克、40千克。湘尖一号色泽乌润,有清香,滋味浓厚,汤色橙黄,叶底黄褐。湘尖二号色泽黑带褐,香气纯正,滋味醇和,汤色稍橙黄,叶底黄褐带暗。湘尖三号色泽黑褐,香气平淡,稍带焦香,滋味尚浓微涩,汤色暗褐,叶底黑褐粗老。主销陕西和华北各地。
金尖
金尖主产四川雅安、天全、荥经、名山、耶峡等地的黑茶紧压茶。制法与康砖完全相同,只是产品生产厂家与规格略有差异。金尖每块2.5千克,圆角枕形,规格24厘米×19厘米×12厘米,每4块为1包,用竹饨捆扎,3包为1大包。金尖原料较康砖粗老,色泽棕褐,香气平和,滋味醇和,汤色红亮,叶底暗褐粗老。主销四川甘孜、西藏昌都地区。见“康砖”。
四川茯砖
四川茯砖产于四川的以晒青毛茶的条茶、尖茶、拣头、黄片及嫩梗为原料的黑茶紧压茶。经碎断、配料、蒸茶、发酵处理后,炒茶、压制成型、“发花”制成。外形规则整齐,色泽黄褐,“金花”显露,香气纯正,滋味醇和,汤色黄红明亮,叶底棕褐粗老。主销四川阿坝及甘肃、青海等地。
方包
方包产于四川成都都江堰及平武、北川一带的黑茶紧压茶。因将原料茶筑制于方形饱包中,故名。在销区,由于该茶用马驮运,亦称“马茶”。该茶以晒干的粗老茶树枝干作原料(梗含量60%,老叶40%),经侧茶、筛选、配料、渥堆、红锅杀青、加入预先熬制好的茶汁、筑包,最后经堆积“烧包”和自然干燥(晾包)1个月,使含水量在20%左右,在长途贩运中进行“后发酵”而成。包装外形长方,四角稍紧。色泽黄褐,稍带烟焦,滋味醇和,汤色黄红,叶底暗杂。主销四川阿坝及甘肃南部等地。
康砖
康砖产于四川雅安、天全、荥经、名山、巩峡的黑茶紧压茶。用低档晒青绿茶和初制“做庄茶”为原料,经毛茶整理、净料拼配、蒸压、包装等工序制成。每块0.5千克,圆角枕形,规格17厘米×9厘米×6厘米。规格匀整,色泽棕褐,香气纯正,汤色红黄明亮,叶底暗褐粗老。主销西藏、四川甘孜。
青砖
青砖亦称“洞砖”、“川字茶”。产于湖北赤壁赵李桥茶厂的黑茶紧压茶。以每箱砖片数命名,分“二七”(每箱27片,每片2千克)、“三九”(每片2千克)、“二四”(每片3.25千克)、“三六”(每片1.5千克)四种规格。20世纪50年代以后只生产“二七”青砖,规格34厘米×17厘米×4厘米。以老青茶为原料,经筛分、压制、干燥制成。长方砖形,色泽青褐,香气纯正,滋味尚浓无青气,汤色红亮尚明,叶底暗黑粗老。主销内蒙古,外销俄罗斯等国。
七子饼茶
七子饼茶亦称“侨销圆茶”、“侨销七子饼茶”。产于云南的饼形紧压茶。系由宋代“龙凤团茶”演变而来,一说系由“姑娘茶”演变而来。因主销东南亚一带的侨胞而得名。分“青饼”、“熟饼”。主销港澳地区,外销东南亚。
熟饼
熟饼以云南大叶种普洱茶为原料制成的七子饼茶。产于云南勐海。经筛分、风选、拣剔、拼配匀堆、蒸压做型、烤干、包装而成。每饼重357克,直径20厘米,中心厚度2.5厘米,边厚1厘米。色泽红褐,芽毫金黄,香气陈纯,滋味醇和,汤色深红。主销本省。
云南饼茶
云南饼茶亦称“五子登科茶”、“饼饼茶”。产于云南省下关茶厂的黑茶紧压茶。系由明代的团茶演变而来。选用优良的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经筛分、拣剔、拼配、蒸压制成。圆饼形,直径11.6厘米,边厚1.3厘米,净重125克。色泽尚乌有白毫,香气纯和,滋味醇正,汤色橙黄,叶底尚嫩欠匀。主销西藏、四川和云南迪庆、怒江、丽江等地的藏族同胞聚居区。
云南紧茶
云南紧茶亦称“紧茶”。产于云南下关、勐海、景谷、昆明等地的黑茶紧压茶。原为带柄的心脏形,1957年改为长方砖形。由明代的团茶演变而来。以晒青毛茶为原料,经筛分、潮茶、湟堆、拣剔、拼堆、压制成型、干燥制成。规格为15厘米×10厘米×2.2厘米,色泽尚乌有白毫,香气纯正,滋味浓醇,汤色橙红。主销西藏、四川和云南迪庆、丽江、怒江等地藏族同胞聚居区。
云南普洱沱茶
云南普洱沱茶亦称“云南外销沱茶”。1975年由云南省下关茶厂研制的紧压普洱茶。以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经后发酵、摊凉、筛分、拣剔、拼配、蒸压成型制成。形如碗状,色泽褐红,具醇厚陈香,汤色红浓,滋味醇和回甜。规格有100克和250克两种。主销香港、澳门,外销法国、美国、新加坡等国。
云南贡茶
云南贡茶产于云南潞西南宝茶厂的紧压茶。由明代的普洱团茶和清代的女儿茶演变而来。清乾隆年间定为贡茶。1990年南宝茶厂研制恢复生产。以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和普洱茶为原料,经筛分、拣剔、潮茶拼堆、蒸压成型制成。有两种规格,一种为方茶,15厘米×15厘米×3厘米,表面分别印有“福、禄、寿、禧”凸体正楷字样。一种为圆茶,直径12厘米,厚2.8~3厘米。
分别用普洱茶和青毛茶压制。有大方圆茶和小方圆茶两种。前者每块重500克,后者每块重125克,用印有“云南贡茶”和“福、禄、寿、禧”字样的精制纸盒包装,每盒重2000克。造型古朴,芽叶肥壮,白毫显露,香气纯高,汤色红浓,滋味醇厚回甘。主销港澳地区及青海、西藏和云南丽江、怒江、迪庆等地,外销日本、法国。
普洱方茶
普洱方茶原名“普洱贡茶”,亦称“四喜方茶”。产于云南昆明茶厂、勐海茶厂的紧压普洱茶。1940年研制。以云南大叶茶一级晒青毛茶为原料,经筛分、拣剔、拼配、高温蒸压、烘干制成。方砖块状,有两种规格,10.1厘米×10.1厘米×2.2厘米,每块净重250克;2.5厘米×8.5厘米×2厘米,净重100克。茶块正面压模有“普洱方茶”字样。白毫显露,香气纯浓,滋味浓厚,汤色黄明,叶底嫩匀尚亮。主销云南、北京、上海、广州、西北、东北以及港澳地区。
普洱砖茶
普洱砖茶主产云南下关、勐海、昆明的紧压普洱茶。1976年始产。以云南大叶茶品种普洱茶为原料,经筛分、风选、拣剔、拼配匀堆、蒸压做形、烘干而成。长方砖块状,规格为15厘米×10厘米×3.35厘米,每块净重250克。色泽褐红,香气陈香,滋味纯和,汤色红亮,叶底呈猪肝色。主销港澳地区,外销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
潞西香竹筒茶
潞西香竹筒茶是云南潞西南宝茶厂生产的紧压绿茶或紧压普洱茶。1990年研制。用一级大叶种晒青毛茶或一级普洱茶紧筑在新鲜的香竹筒内烘烤干剖开竹筒而制成。用青毛茶制成的称“香竹筒青茶”;用普洱茶制成的称“香竹筒普洱茶”。前者清香味鲜,汤色青绿,叶底嫩匀,主销北京、广东等地。后者清香味浓,汤色鲜红。主销港澳等地,外销日本。
固形茶
固形茶是绿茶、红茶或花茶的粉末制成的紧压茶。用细片末茶研磨成茶粉,加入食用粘合剂调和后,经压制、培干制成。短碎的面条状,长1~2厘米,直径0.1~0.15厘米。沸水冲泡后茶条不散,其中的水可溶物能很快溶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