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古?湟堵?这里是西双版纳勐海县勐宋乡,位于澜沧江与怒江的交汇处,地处高黎贡山腹地,海拔3000米以上,年平均气温16℃,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是一个天然的避暑胜地。这里山清水秀,风景如画,民风淳朴,物产丰富,素有“南方丝绸之路”之称。每年农历六月十五日,傣族同胞都都会聚集在景洪市勐巴拉娜西广场举行泼水节,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泼水节期间,人们身着节日盛装,载歌载舞,热闹非凡。
考点一:中国 56 个民族的地理分布与特点
一、中国民族的分布特点
(一)人口分布:东南密,西北疏。 (二)居住格局:以汉族为主体,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 (三)少数民族分布地区约占全国总面积 60%以上。 (四)少数民族中,壮族人口最多,珞巴族人口最少。
二、民俗的分类
(一)经济民俗:生产、商贸、饮食、服饰、居住、交通等。 (二)社会民俗:家庭、族群、乡里、人际交往、人生礼仪、岁时节庆。 (三)信仰民俗:民间信仰、民间巫术、民间禁忌。 (四)游艺民俗:口承文学、民间歌舞、民间戏曲、游艺竞技。
三、民俗的特点
(一)集体性与模式性。 (二)传承性与播布性。 (三)稳定性与变异性。 (四)民族性与地方性。
(五)原始性与神秘性。
四、中国民族的语言文字除汉、回族使用汉语外,其余 54 个民族都有各自的语言,大体属于:汉藏、阿尔泰、南亚、南岛和印欧五大语系。
考点二:汉族、回族、蒙古族、维吾尔族、朝鲜族、满族、壮族、苗族、土家族、黎族、藏族、彝族、白族、纳西族、傣族的习俗文化
【汉族】
一、历史
(一)主要源于黄炎、东夷等部落联盟。 (二)春秋战国时形成 以“华”“夏”单称或”华夏”连称的族体。 (三)汉代以后,周边的各族以“汉人”称呼中原人。 (四)以先秦华夏为核心,在秦汉时形成的统一的、稳定的民族。 (五)以家庭种植和养殖为主的农业民族。
二、语言:汉语,属汉藏语系,属表意文字。
三、宗教:(一)天命崇拜、祖先崇拜。(二)本土道教。(三)外传宗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
四、民居
(一)不同的民居式样:
1.北方:北京的四合院。 2.黄土高原:窑洞。3.南方:天井式瓦房居多 4.闽赣粵客家人:大围楼。
5.徽派建筑。 6.江南的水乡民居。 7.上海的石库门。
(二)“风水术”的核心:人们对居住环境进行的选择和处理,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五、饮食
(一)以粮食为主食,以鱼肉、蔬菜为副食。 (二)讲究色、香、味、形、器、意的结合。
六、服饰
(一)汉服基本形式:上衣下裳、衣裳相连。 (二)特点:大襟右衽。
七、春节
(一)俗称“新年”,即农历正月初一。 (二)起源于原始社会的腊祭。 (三)春节活动时间:从腊月二十三的小年开始,经过除夕、春节,到正月十五元宵节结束。 (四)春节主要活动:操办年货、做新衣、弹尘、祭灶、祀祖、吃团圆饭、守岁、贴春联、挂年画、饮屠苏酒、给压岁钱、互相拜年、放爆竹、吃年糕、饺子、元宵,舞狮,扭秧歌、玩花灯等。
八、元宵节
(一)正月十五为每年第一个望月,称为上元节、元宵节。(二)元宵节主要活动:放花灯、观花灯、耍社火、打太平鼓、猜灯谜、踩高跷、舞狮子、扭秧歌、唱大戏等,热闹非凡,故有“闹元宵”之说。元宵耍灯起源于汉代
九、清明节
(一)又称踏青节。农历三月间,公历 4 月 5 日前后。 (二)清明节的前一天为寒食节,寒食节又称冷节、禁烟节,为纪念晋国介子推。 (三)习俗活动:扫墓、插柳、踏青、射柳、 蹴鞠、放风筝、荡秋千等。 (四)踏青又叫春游,古代叫探春,起源于唐代。
十、端午节
(一)农历五月初五。又名端阳节、天中节、女儿节、五月节等。 (二)源于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说影响最为广泛。 (三)主要活动:赛龙舟、吃粽子、挂钟馗像、挂香袋、饮雄荑酒、插菖蒲、采药、煮水沐身以袪暑避邪、做布老虎、佩戴香襄驱毒等。 (四)钟馗是岁暮时张挂的门神,清代成为端午之神。
十一、中秋节
(一)八月十五,恰逢三秋之中。又名团圆节、仲秋节及八月节。 (二)起源:与古代的秋祀、祭月习俗有关。 (三)祭月赏月活动始于周代,北宋始定为中秋节,南宋成为普遍的活动,明清以来盛行不衰。(四)节日活动:祭月、赏月、吃月饼、吃团圆饭及舞龙灯等活动。 (五)江南有观潮的习俗,民间还有赏桂花、斗蟋蟀等活动。
十二、重阳节
(一)农历九月初九。古人以“九”为阳数之扱,两阳数相重谓之“重阳”。 (二)起源:民间登高避灾的习俗。 (三)节日习俗:登高、插茱萸、饮菊花酒等。 (四)应景食品:重阳糕。江南地区有持蟹赏菊的美事。(五)九九与“久久”谐音,有祝愿长久长寿的含义,1989 年,我国把每年的重阳节定为老人节。
【回族】
一、概况
(一)回族是“回回民族”的简称。
(二)来源:阿拉伯和波斯商人到中国融合发展,约在明代正式形成了回回民族。
(三)中国少数民族中散居全国、分布最广的民族。宁夏回族自治区为主要聚居区。
(四)回族工匠在制香、制药、制革以及矿产的采冶方面都较为著名。
(六)回族以善于经营而著称,“清真小吃”享有盛名。
二、传统文化
(一)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花儿、重刀武术等。
(二)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花儿。
三、语言:以汉语作为本民族的语言。
四、宗教:全民信仰伊斯兰教。
五、民居:中国传统的殿宇式四合院为主的建筑样式。
六、饮食
(一)肉食只吃反刍类偶蹄食草动物,如牛、羊、驼肉,食谷物类的禽肉及带鳞的鱼类。 (二)油香、馓子是各地回族喜爱的食品。 (三)民族风味小吃:酿皮、拉面、臊子面、牛羊杂碎、牛羊肉夹馍、羊羔肉、白水鸡、切糕等。 (四)回族的盖碗茶有红糖砖茶、白糖清茶、冰糖窝窝茶及八宝茶。
七、服饰
(一)衣服肥大,裤长及脚面,老年人扎裤腿,敷青色、白色圆形平顶小帽“号帽”。 (二)妇女的衣服上窄下宽,一般长及膝盖或过膝,戴披肩盖头。 (三)男女外出必须戴帽子或头巾,严禁露出头顶。
八、节日
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 。
九、禁忌
(一)严禁食猪肉,忌养猪,忌别人提着猪肉进回族的商店和住处。 (二)忌食狗、马、驴、骡,不吃未经阿匐按教法规定屠宰的畜禽肉,不吃自死畜禽肉,不吃畜禽血。 (三)忌在用餐时开玩笑。 (四)回族所用的水井和水塘,非信仰伊斯兰教的人不能动手取水。 (五)忌在水井、水塘附近洗涤物。
【蒙古族】
一、概况
(一)源于唐朗望建河(今额尔古纳河南岸)的一个部落。 (二)铁木真统一蒙古,被推为蒙古大汗,号成吉思汗,“蒙古”开始成为民族的族称。 (三)“蒙古”意为“永恒之火”。 (四)主要从事畜牧业,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
二、传统文化
(一)别称“马背民族”,风格粗犷豪放,以能歌善舞、以摔跤、射箭、赛赛马著称。 (二)安代舞是蒙古族自娱性的传统民间舞蹈。 (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有:马头 琴音乐、摔跤、祭敖包、那达慕等。 (四)蒙古长调、呼麦被列入《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三、语言:蒙古语属阿尔泰语系。
四、宗教
(一)早期信仰萨满教。 (二)元代以后大都改信藏传佛教。
五、民居
(一)游牧地区牧民多住蒙古包。 (二)蒙古族地区的标志性建筑常饰以穹庐顶。 (三)勒勒车:蒙古族特有的牛车,“行则为室,止则为庐”,堪称“草原之舟”。
六、饮食
(一)大致分三类:粮食、奶食和肉食。(二)奶食:俗称白食,以奶为原料制成。 (三)肉食:俗称红食,以牛、羊肉为主。 (四)款待宾客的食品:手抓羊肉和清水煮全羊。 (五)吃烤全羊时,最高的待客礼节是请客人吃羊头和羊尾巴。 (六)粮食中最有民族特色的是炒米。
七、服饰
(一)分首饰、长袍、腰带、靴子四部分。 (二)牧区女子多用红、绿等彩色的长绸子把头缠上。 (三)男子冬季多戴尖顶大耳的羊皮帽,夏日多戴前进帽或礼帽。 (四)蒙古族男女老少都喜爱穿长袍。(五)腰带是穿蒙古抱所必备的。 (六)靴子尖稍向上翘起。(七)蒙古族崇尚白色。
八、节日
(一)主要节日:年节(也叫白节)、敖包祭祀、那达慕大会等。
(二)那达慕大会。1.蒙古族最具特色的传统盛会。2.“那达慕”蒙古语意为游戏或娱乐。3.多在每年夏秋牲畜季节举行。4.起源于古代的祭敖包。5.早期有摔跤、骑马、射箭三项活动, 后来増加说书、歌舞、下棋等内容,还举办各项展览、开设集市贸易等。
九、禁忌
(一)骑马坐车到蒙古包时,要轻骑慢行,进包时要将马鞭放在门外。 (二)入包后坐在右边,离包时走原路,待送行的主人回去后再上马或上车。 (三)忌讳坐在蒙古包的西北角,睡和坐时脚忌伸向西北方。 (四)不能在火盆上烤脚。(五)赠送礼品忌单数。(六)有产妇或病人,忌接待客人来访。 (七)忌食虾、蟹、鱼、海味等食物。(八)禁食狗肉,也不许打狗、骂狗。
【维吾尔族】
一、概况
(一)主要的来源:一是来自蒙古草原的回纥人,一是南疆绿洲的土著居民。 (二)“维吾尔”意为“团结”“联合”。 (三)开挖地下暗沟渠“坎儿井”。 (四)棉花种植历史悠久,瓜果生产闻名全国。 (五)擅长园林艺术。
二、传统文化
(一)“十二木卡姆”-“维吾尔音乐之母”的誉称,已被列入《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舞蹈轻巧、优美、以旋转快速、动作多变著称。 (三)传统舞蹈:顶碗舞、大鼓舞、铁环舞、普塔舞等, “赛乃姆”“夏地亚纳”是最普遍的民间集体舞蹈。(四)民间乐器:“独塔尔”“巴拉曼”“热瓦普” “达甫”等弹拨、吹奏和打击乐器数十种之多。 (五)《阿凡提的故事》:是广为流传、老幼皆知的民间故事。 (六)达瓦孜(高空走绳):维吾尔族喜闻乐见的娱乐表演项目。 (七)“巴扎”:维吾尔族的传统贸易集市,民族风情浓郁。
三、语言
维吾尔语,属阿尔泰语系。
四、宗教
历史上曾先后倍奉过萨满教、摩尼教、景教和佛教,后改信伊斯兰教。
五、民居
(一)民居常见形式:阿克塞乃、阿以旺、开攀斯阿以旺等。
(二)传统房屋:
1.一般用泥土建筑,开天窗,屋顶平坦,有的设有廊房。 2.室有夏室、冬室之分。夏室在前,作会客用,冬室在后,作卧室用。 3.室内砌实心土炕,供起居坐卧。4.墙上开壁龛,内置食物和用具,喜爱在墙上挂壁毯。 5.冬季以火墙取暖,靠墙的一边为待客的上座。6.大门忌朝西开。
六、饮食
(一)主食:面粉、玉米、大米。(二)少吃蔬菜,喜食瓜果。 (三)有的地区爱喝奶茶,佐以玉米面或面粉制成的馕。 (四)“抓饭”是节日和待客不可缺少的食品。 (五)果肉、果仁、羊肉串是维吾尔族日常喜爱的食物。
七、服饰
(1)男子穿长袍,右衽斜领,无纽扣,以腰带式长方巾扎腰。 (2)城市妇女多穿西式短上装和裙子,农村妇女多穿宽袖连衣裙,外套黑色对襟背心。 (3)不论男女老少都喜爰戴“尕帕”(四楞小花帽)。 (4)未婚少女爱梳十几条发辫,以长发为美。
八、节日
肉孜节、古尔邦节最为隆重。
九、禁忌
(1)在清真寺以及河坝、伙房等地忌携带、遗弃不洁物品。 (2)探望卧床病人时总站在病人头和脚的方向。 (3)衣忌短小,忌穿背心、短裤在室外活动和做客。 (4)在屋内坐下时忌双腿伸直脚底朝人。 (5)吃饭时忌随便抜弄盘中食物或剩食物在碗中。 (6)接受物品时忌用单手尤忌左手。 (7)睡觉时忌头东脚西或四股平伸仰面。
【朝鲜族】
一、概况
(一)源于 1392 年建立的李氏王朝的国号。(二)“朝鲜”原意“光明的东方”。 (三)长期以垦荒为业,开发培植高寒水稻,为种植东北优质大米做出了贡献。 (四)朝鲜族聚居的延边地区,是中国北方著名的水稻之乡,烤烟、人参、鹿茸很有名。
二、传统文化
(一)歌舞:伽倻琴弹唱、农乐舞、长鼓舞、象帽舞、顶水舞、扇子舞等闻名遐迩。(二)传统体育活动:摔跤、踢足球、荡秋千、跳板。 (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跳板、秋千。 (四)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农乐舞。
三、语言
自己的语言舞蹈,但语系未定。
四、宗教
(1)早期:流行图腾崇拜和始袓崇拜,信仰土谷神。 (2)后期:形成檀君教、东学教等本民族宗教。 (3)父子关系是一切人伦关系的基础,讲求父慈子孝,长子赡养父母,尊老爰幼。
五、民居
(1)住房通常为瓦房和草房,屋顶四面斜坡。 (2)一般都间隔成四室:寝室、客房、厨房、仓库。 (3)室内有平炕,炕底有火道。 (4)进屋脱鞋,席炕而坐。
六、饮食 (
1)主食:大米、小米。 (2)副食:汤、酱、泡菜。 (3)每餐必有汤。 (4)调味品最爰用辣椒和豆酱,泡菜是佐餐主要菜肴。(5)喜欢吃牛肉和狗肉,不吃羊肉、肥猪肉、河鱼及带甜味的菜。 (6)爰喝烧酒、饮花茶。 (7)招待客人时的特制食品:冷面、打糕、松饼等。
七、服饰
(1)爱穿白衣素服,因而有“白衣民族”之称。 (2)妇女穿短上衣,大长捃。(3)男装为短上衣,外加坎肩,下穿宽大裤。(4)每逢节庆喜欢身着五颜六色的民族服装。
八、节日
民族特色的家庭节日:婴儿周岁、回甲节(六十大寿)、
回婚节(结婚 60 周年纪念)。
九、禁忌
(1)客人来访时,男客进客房,女客进 灶间大铺炕,忌进儿女的卧室。 (2)饭桌有多人桌,单人桌忌讳年轻人用,因为单人桌专为老人用。 (3)饮酒吸烟父子忌同席,酒席上按年庚依次倒酒和举杯,长者举杯后.其他人才可依次举杯。(4)吸烟时青年人不能向老人借火,更忌接火,否则便是大不敬行为。 (5)忌婚丧或佳节杀狗、吃狗肉。
【满族】
一、概况
(1)旧称满洲族,“满洲”在满语中是“吉祥”之意。 (2)满族先民可追溯到商周时的肃慎,建立金朝的女真族是满族的直系祖先。 (3)满族是唯一在中国历史上曾两度建立过王朝(金朝和清朝)的少数民族。 (4)满族人口以辽宁最多。
二、传统文化
(1)精于骑射。 (2)剪纸工艺。 (3)最隆重的礼节是抱腰接面礼。
三、语言
满语,属阿尔泰语系。
四、宗教
过去长期倍奉萨满教,“萨满”是指巫师。
五、民居
(1)一般东南开门,其结构职以口袋,三面设坑,西坑供奉祖先神位,南炕为家中长者所居,晚辈多居北炕,俗称“口袋房,曼子炕”。 (2)正房多为三间到五间。院内一般有影壁,立有供神用的“索罗杆”。
六、饮食
(1)主食:小米。 (2)善养猪,喜食白肉血肠和猪肉酸菜纯粉条。 (3)喜黏食,嗜烟、酒。 (4)喜庆宴会设满洲席。(5)逢年过节吃饺子,除夕必须吃手扒肉。(6)满族的点心“萨琪玛”。
七、服饰
(1)因八旗制度而称“旗抱”。(2)男穿抱服,外套马褂。(3)荷包香囊是满族妇女的随身配物。
八、传统节日
(1)主要节日:颁金节、春节、元宵节、二月二、端午节和中秋节。 (2)节日活动:都要举行跳马、跳骆驼、滑冰等传统体育活动。
九、禁忌
(1)不准杀狗、不吃狗肉,不戴狗皮帽子,不穿戴狗皮袖头的衣服。 (2)不要当着主人面赶狗,更不能说狗的坏话。 (3)住处以西为上,特别忌讳客人坐西炕,更忌讳妇女在西炕上生孩子。 (4)忌在索罗杆(神杆)上拴牲口。
【苗族】
一、概况
(一)先祖追溯到蚩尤部落。(二)在黔东南、黔西南、黔南和湘鄂川黔的交界地带有较大的聚居区。
二、传统文化
(一)挑花、剌绣、织锦、蜡染、银饰。(二)“盘歌”、芦笙舞、芦笙、“游方”“跳月”。 (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有:芦笙舞、苗绣、蜡染技艺、吊脚楼宫造技艺等。
三、语言
三大方言:湘西方言、黔东方言、川黔滇方言。
四、宗教
(一)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鬼神崇拜。 (二)祭鼓节:苗族民间最大的祭祀活动。
五、民居
(一)木制建筑,底层:杂物或圈养牲畜;第二层:正 房;第三层:粮仓。 (二)在第三层设置“美人靠”,供年轻姑娘展示美丽。 (三)最有特色的建筑:吊脚楼。
六、饮食
(一)主食:大米。 (二)辅食:玉米、红薯、小麦。 (二)菜肴喜酸喜辣。(四)嗜好饮酒、酸汤、油茶。 (五)喜欢吃糯食。 (六)“分鸡心”。 (七)军角酒。
七、服饰
(一)男性上装多为对襟短 衣或右衽长衫,肩披羊毛毡,头缠青色包头。 (二)妇女一般上身穿窄袖、大领、对襟短衣,下身穿百褶裙或宽脚长裤。 (三)妇女的盛装以银饰为主,堪称中国民族服饰之最。
八、节日
主要有龙船节、赶秋坡、苗年、赶歌节、吃新节、芦笙节、爬坡节、四月八等节日。
九、禁忌
(一)不吃羊肉,忌狗肉上灶,忌在屋里煮蛇肉。 (二)险恶环境中忌嬉笑。(三)忌刀口朝上。
【藏族】
一、概况
(一)“藏”为汉语称谓,藏族自称“博巴”,意为农业人群,起源于雅鲁藏布江流域的农业部落。(二)两汉时属于西羌人的一支,7 世纪赞普松赞干布建立王朝,唐朝称其为“吐蕃”。(三)清康熙年间才称“西藏”,藏族称谓由此而来。(四)牦牛和藏绵羊是主要的畜牧对象。(五)特殊贡献:培育犏牛,种植青稞。
二、传统文化
(一)中国“三大史诗”:藏族《格萨尔王传》(世界上最长的史诗之一)、蒙古族的《江格尔》、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 (二)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藏族入选的项目最多,主要有锅庄舞、藏戏、唐卡、藏医药、雪顿节等。 (三)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格萨尔王》史诗、藏戏。
三、语言
藏语,属汉藏语系。
四、宗教
普遍信仰藏传佛教,少数信仰原始宗教苯教。
五、民居
(一)农区碉房:垒石建房,房厘平顶多窗,建筑于向阳高处。 (二)牧区帐篷:用牦牛毛织成的。
六、饮食
(一)喜欢饮酥油茶、奶茶、甜茶、青稞酒。 (二)爱吃酸奶、奶酪、奶疙瘩和奶渣等奶制品。 (三)主食:糌粑。 (四)副食:以牛、羊肉为主,猪肉次之。 (五)藏族饮食“四宝”:酥油、茶叶、糌粑、牛羊肉。 (六)民间吃肉时不用筷子,用刀子割食。(七)口味清淡、平和,一般不放辛辣的调料。
七、服饰
(一)基本特征:长袖、宽腰、长裙、长靴。 (二)藏族男女都爱戴藏式金花帽,上身穿绸布长袖短褂,外套宽大的藏袍,下着氆氆或牛皮的藏靴。(三)服装颜色:以蓝色、白色为主,配置以艳丽的腰带或花边。 (四)头饰:质地有金、银雕镂器物和玉石、珊瑚、珍珠等,多为自然形状,藏族服饰中的点睛之笔。
八、节日
(一)主要节日:藏历年、雪顿节、花灯节、赛马节和望果节等。 (二)“雪顿节”:每年藏历七月一日举行,原意为“酸奶宴”,后变成藏戏节。 (三)“望果节”:又称“旺果节”,是藏族预柷丰收的节日。
九、禁忌
(一)禁食驴肉、马肉和狗肉。(二)行路遇到寺院、嘛呢堆、佛塔等宗教设施,必须从左往右绕行。 (三)经筒、经轮不得逆转。(四)进寺庙时,忌讳吸烟、摸佛像、翻经书、敲钟鼓,对于喇嘛随身佩戴的护身符、念珠等宗教器物,更不得动手抚摸。(五)在寺庙内要肃静,不得暄哗。(六)进入藏族的帐房后,男的坐左边,女的坐右边,不得混杂而坐。
十、特殊习俗
(一)献哈达:藏族待客最普遍的一种礼仪。
(二)敬酒敬茶的特殊习俗:
1.用右手无名指蘸一点酒,配合大拇指弹向空中、半空和地面各一次,意思是先祭天、祭地、祭祖先。
2. 然后要遵循“三口一杯”的规矩。3.主人敬酥油茶时,会把茶碗捧到客人的面前,这时客人才可以接过来喝。4. 客人不能主动去端茶。
【彝族】
一、概况
(一)旧称“夷族”。(二)主要聚居地: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
二、传统文化
(一)《阿诗玛》:彝族民间著名叙事长诗。 (二)传统工艺美术:漆绘、剌绣、银饰、雕刻、绘画。 (三)云南白药:彝族人曲焕章(清)所创。 (四)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有:阿诗玛、火把节等。 (五)彝族实行一夫一妻制。(六)有“抢婚”之俗。三、语言 (1)彝语属汉藏语系,有 6 种方言。 (2)彝族有自己的文字,是中国最早的音节文字。
四、宗教
自然崇拜、祖先崇拜,祭司称“毕摩”。
五、民居
土掌房。火塘是家庭起居活动的中心。
六、饮食
主食:玉米、荞麦、大麦、小麦等,稻米很少,喜食酸、辣,坨坨肉。
七、服饰
(一)男子:穿黑色窄袖右斜襟上衣和宽裤脚长裤。头顶留一小块二三寸头发,称为“子尔”(汉称“天菩
萨”),在右前有扎成细长锥形的“子贴”(汉称“英雄结”)向前伸出帕外,以示英雄。 (二)女子:穿镶边或绣花大襟右祍上衣和多褶长裙,裙线镶以多层色布,美观大方。 (三)外出时男女都穿形似斗篷的“擦尔瓦”。
八、节日
(一)彝族年。(二)火把节:彝族最盛大传统。
九、禁忌
(一)彝族男子头上都蓄有一撮头发,认为是最高贵的地方,忌旁人用于敏摸。 (二)彝族有敬神树的习惯,神树严禁砍伐。 (三)祭祀时忌外人观看忌外人骑马进彝族寨子,到寨门的竹篱笆前必须下马。 (四)到彝族人家中做客,要坐在火塘的上方或右方,忌用脚踏三脚架。 (五)客人即使不能喝酒也要少喝一点,不然就会认为你看不起他们。 (六)忌把款待客人的食品带走,认为带走这种食品是不讲义气。
【白族】
一、概况
(一)起源:土著昆明人、河蛮人及青藏高原南下的氐人、羌人等多种民族。 (二)主要居于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三)特产:大理雪梨、宾川橘柑。
二、传统文化
(一)大理崇圣寺三塔、剑川石宝山石窟、鸡足山建筑群等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 (二)《创世纪》《望夫云》《美人石》等传说故事一直流传至今,不少被编入戏剧。 (三)霸王鞭、八角鼓舞:白族民间最普遍的舞蹈,多在喜庆节日中举行。 (四)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扎染技艺、绕三灵习俗。
三、语言
(一)汉藏语系。(二)三种方言:大理、剑川、怒江。
四、宗教
主要崇拜“本主”(即村社神)。
五、民居
(一)平坝住房:多为瓦房,布局一般多为“一正二耳” “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 (二)山区住房:多为上楼下厩的茅草房。(三)高寒地区:单间或两间相连的茅草房,用横木垛成。
六、饮食
(一)平坝地区:多以大米、小麦为主食。(二)山区:多以玉米、洋芋、荞麦为主食。(三)主食以蒸煮为主,肉食以猪肉为主。(四)白族临河而居,擅长水鲜烹调。 (五)用糯米酿造白酒,用大米制作饵块、饵丝,有些地方还制作蜜饯、雕梅。 (六)白族菜最负盛名的是“砂锅弓鱼”。(七) —苦、二甜、三回味的“三道茶”。
七、服饰
(一)崇尚白色。 (二)白族姑娘的头饰上,显示着“风花雪月”,垂下的穗子象征下关风,艳丽的花饰象征上关花,顶上的白色代表苍山雪,弯弯的造型代表洱海月。
八、节日
(一)主要有三月街、绕三灵、耍海节、火把节等。(二)三月街。又称“观音街”“观音市”。
九、禁忌
(一)倒茶忌满杯,倒酒忌半杯。(二)家的门槛也忌讳坐人。 (三)火塘是个神圣的地方,忌讳向火塘内吐口水,禁止从火塘上跨过。
【纳西族】
一、概况
(一)源于远古时期居住在西北河(黄河)、湟(湟河)地带的古羌人。 (二)现主要聚居在丽江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和滇川间的泸沽湖畔。
二、传统文化
(一)《创世纪》:—部歌颂劳动、反映男女忠 贞爱情的长篇史诗。 (二)《东巴经》:东巴文撰写,是纳西族的宗教经书是古西族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三)丽江壁画:笔法既有藏画的洗练和匀称,又具唐代道释画的风袼。 (四)《东巴画谱》:象形文字写成,是罕见的艺术珍品。(五)《神路图》:长达 15 米,堪称稀世瑰宝。 (六)《白沙细乐》:相传为元人遗音的大型乐曲,被誉为最古老的交响乐。 (七)婚姻习俗: 1.一夫一妻的父系小家庭制。2.走婚制和母系家庭的形式。3.摩梭人的“阿注婚姻”被民族学家喻为“人类社会家庭婚姻发展史的活化石”。
三、语言
纳西语属汉藏语系。
四、宗教
普遍信奉“东巴教”,一部分人信奉藏传佛教。
五、民居
(一)房屋多是土木瓦结构,普遍釆用“三坊一照壁”的形式,正房较高,偏房略低。 (二)木楞房:摩梭人的民居,是一种井干式建筑。
六、饮食
(一)主食:玉米、大米和小麦。(二)在宁蒗地区纳西族人喜食青棵。(三)喜喝酒,饮浓茶,吃酸、辣、甜味食品。(四)纳西族特色食品:丽江的火腿粑粑、宁蒗的琵琶猪和泸沾湖的酸鱼、鱼干。
七、服饰
(1)以自织的麻布或粗布为衣料。(2)青壮年:喜穿白色。 老年人:喜穿黑色。妇女:喜欢穿红、蓝、紫色。(3)最具特色的服饰:妇女的“七星披肩”
八、传统节日
(一)以农历纪年。 (二)特色节日:“三朵节”,三朵为本族保护神。
九、禁忌
(一)纳西族人祭天堂、祖先、战神时,忌外人观看。 (二)不能打纳西人家的狗。(三)不能主动进入老人、女人的卧室和女孩的“花楼”,不能询问“阿夏”的情况。(四)忌触动大门两边所立的石头“门神”。(五)忌手摸横激在门上的束有鸡毛草绳的松木叉“代口神”。 (六)忌乱砍伐“神树”。(七)不能蹬踏架锅做饭用的三脚架,不能翻弄灶里的灰。(八)进屋后不能靠神位就座,最好坐在灶下方。
【傣族】
一、概况
(一)傣族与壮族、水族、布依族同源于古代的“百越”他们以“断发文身”为共同习俗。 (二)主要分布:云南热带河谷及高原盆地。(三)“普洱茶”中外驰名。 (四)从事农业,是最早栽培水稻和使用犁耕的民族。
二、传统文化
(一)孔雀舞和“赞哈”(歌手)演唱的民间叙事长诗和民歌为傣族人民喜闻乐见。 (二)象脚鼓舞:傣族民间流传最广的男子舞蹈。 (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孔雀舞、泼水节等。 (四)“串寨子”、 “丢包”等是选择对象和表达爱情的方式。 (五)傣族时尚招赘婚。(六)有镶牙套、染齿和文身的习俗。
三、语言
傣语属汉藏语系,现通行傣文:西双版纳、德宏两种。
四、宗教
普遍信仰上座部佛教。
五、民居
(一)大多住于平坝,村寨临江傍水。 (二)住房特点:干栏式建筑。六、饮食 (一)主食大米。(二)爱吃糯米,习惯现舂现吃。 (三)喜酸味及烘烤水产食品,嗜酒,喜嚼槟榔。 (四)用昆虫为原料制作各种风味菜肴和小吃。 (五) 以青苔入菜,是傣族特有的风味菜肴。
七、服饰
(一)男子服装:上看无领对襟或大襟小袖短衫,下看长裤,冷天外披毛毡,多用白布或蓝布包头。 (二)妇女服饰:西双版纳妇女上着紧身内衣,大襟或对襟圆领窄袖衫,下身为花长筒裙,系银腰带。(三)外出时喜挎自织的筒帕,撑平骨花伞,是傣族妇女的代表性装饰。
八、传统节日
泼水节、关门节和开门节等。
九、禁忌
(一)进入傣族家竹楼,要把鞋脱在门外,在屋内走路要轻。(二)不能坐在火塘上方或跨过火塘。 (三)不能进入主人内室,忌头朝向主人家内室睡觉。 (四)房子内的中往忌挂东西、忌靠背。不能坐门槛。 (五)进佛寺要脱鞋,忌讳摸小和尚的头以及佛像、旗幡等佛家圣物。(六)忌从妇女脚上跨过或触摸妇女头上的发害。
【土家族】
一、概况
(一)土家族人自称“毕慈卡”,意为本地人。(二)先民与古代巴人有直接的渊源关系。(三)清末地方志中开始用“土家”名称。(四)主要居住在湖南、湖北、四川、贵州、重庆一带的丛山之中。
二、传统文化
(一)织绣艺术:土家族妇女的传统工艺。(二)传统工艺:雕刻、绘画、剪纸、蜡染等。 (三)土家织锦:又称“西兰卡普”。(四)土家族爱唱山歌。 (五)传统舞蹈“摆手舞”“八宝铜铃舞”“茅古斯”。 (六)摆手舞:最著名的土家舞蹈。 (七)傩戏:被称为“中国戏剧的活化石”。 (八)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摆手舞、织锦技艺。 (九)土家族恋爱“以山歌为媒”自由择偶。 (十)婚礼中有“哭嫁”习惯。
三、语言
属汉藏语系。通用汉文。
四、宗教:
(一)土家人尊奉祖先,崇拜鬼神,相信兆头。(二)最为敬奉的是土王神。五、民居 :吊脚楼的基本特点:正屋和厢房(即吊脚部分)的上面住人,厢房的下部有柱无壁,用来喂养牲畜、堆放杂物。
六、饮食
(1)多食苞谷、稻米、红苕,习惯做成包谷饭、豆饭、粗粗和团馓。(2)最爱吃腊肉、油茶等食品。 (3)菜肴以酸辣为主要特点,有“辣椒当盐”的嗜好。 (4)爱喝用糯米、高粱酿制的甜酒和嗜酒。
七、服饰
(一)传统服装多以自纺自织的土布为布料。(二)男装为对襟短衫,下看长裤,爱用青布包头。 (三)女装为短衣大袖,右衽开襟,滾禳花边,下看镶边筒裤,头缠墨青丝帕或布帕
八、节日
传统节日主要有“赶年”“六月六”等。
九、禁忌
(一)禁食狗肉。(二)忌随意移动火坑中的三脚架。(三)忌用脚踩灶或坐在灶上以及将衣裤、鞋袜和其他脏物放在灶上。(四)客人不能与少妇坐在一起,但可以与姑娘坐在一长凳子上。(五)忌在家里吹口哨和随意敲锣打鼓。
【壮族】
一、概况
(一)中国岭南的土著民族。 (二)源于古代越人中的瓯越、骆越,旧称“僮”。1965 年改族名为“壮族”。 (三)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 主要分布在广西,云南、广东、贵州、湖南亦有分布。 (四)以农业为主,种植水稻、玉米、薯类等。 (五)盛产樟木、银杉等名贵木材。 (六)果品丰富,甘蔗产量居全国首位。(七)南珠、三七、蛤蚧是壮族地区最负盛名的特产。
二、传统文化
(一)传统的歌舞和壮戏。 (二)“歌圩”相传与歌仙刘三姐有关。 (三)壮锦与南京的云锦、成都的蜀锦、苏州的宋锦并称“中国四大名锦”。 (四)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刘三姐歌谣、壮族织锦技艺、壮族歌圩、铜鼓习俗等。 (五)“不落夫家”:壮族早年婚后习俗,一般两三年后才住夫家。 (六)断发文身。 (七)凿齿。
三、语言
壮语属汉藏语系,分南北两大方言。
四、宗教
摩教曾是壮族的主要宗教信仰,以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为主。
五、民居
干栏式房屋:竹木结构,分上下两层,上层一 般为三开间或五开间住人。
六、饮食
(一)主食:大米、玉米。(二)蔬菜品种较丰富,常以水煮的方法烹制。 (三)壮族自家还酿制米酒、红薯酒和木薯酒。(四)米酒是过节和待客的主要饮料。 (五)年节时用大米制成各种粉糕, 五色花饭及外形奇特的各种粽子。 (六)喜吃脂制的酸食,妇女有爵槟榔的习俗。
七、服饰
(一)男子:多穿对襟上衣,纽扣以布结之,下裤短而宽大,缠绑腿,扎绣有花纹的头巾。 (二)妇女:穿藏青色或深蓝色矮领、右衽上衣,戴绣有花纹图案的黑色头巾。
八、节日
(一)最隆重的节日是春节、农历七月十五中元鬼节、三月三歌好节、清明上坟、八月十五中秋节,此外还有端午、麗日、尝新、冬至、牛魂、送灶等节,几乎每个月都要过节。 (二)三月三按过去的习俗为上坟扫墓的日子,届时家家户户都要携带五色糯米饭、彩蛋等到祖先坟头去祭祀、清扫墓地,并由长者宣讲祖传家史、族规,共进野餐。
九、禁忌
(一)忌食牛肉、蛙肉。(二)忌讳用脚踩踏锅灶、禁止在灶上煮狗肉。(三)吃饭时忌用嘴把饭吹凉,更忌把筷子插到碗里。(四)忌从晾晒的妇女裤子下走过。 (五)夜间行走禁止吹口哨。(六)无论家人、客人,忌坐门槛中间。(七)家有产妇时,门上悬挂草帽一顶,暗示外人不得入内。
【黎族】
一、概况
(1)黎族是古代“百越”人的后裔。 (2)主要分布在海南省。 (3)热带经济作物如橡胶、油料、甘蔗、胡椒、咖啡、腰果、水果等。
二、传统文化
(一) “竹竿舞”“打柴舞”。 (二)鼻箫:黎族独特的乐器。 (三)黎族擅长制作独木器。 (四)黎族手工纺织技术早在唐宋时代就领先于中原,并以黎锦、黎单闻名于世。 (五)元初,著名纺织能手黄道婆到海南学习了黎族的纺织技艺才名垂青史。 (六)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打柴舞、纺染织绣技艺、“三月三”节日等。
三、语言
黎语属汉藏语系
四、宗教
各地均奉行祖先崇拜与自然崇拜,保留看氏族图腾崇拜的痕迹。
五、民居 :
(一)有的住宅为“船型屋”,用竹木扎构成轮廓,状如船篷,盖以茅草,成半圆筒形。 (二)儿女成年后就住在屋外的“寮房”里, 以便自由恋爱,俗称“放寮”。
六、饮食
(一)主食:稻米、玉米、番薯。 (二)多以狩猎、采集所得为副食。
七、服饰
(一)男子:穿无领对襟上衣,下穿前后 两幅布的吊幄,结鬃缠头。 (二)女子:穿对駄扣上衣,下穿无褶 筒裙,多绣织花纹,筒裙有长短之分。 (三)“儋耳”。(四)“雕题”。 (五)黎族服饰图案的取材,多采用青蛙、蟒蛇、坡鹿、榕树等图腾崇拜物,配色和谐,绚丽华美。
八、节日
“三月三”:最盛大的民间传统节曰,也是青年男女自由交往的日子。
九、禁忌
(一)敬神之物,忌乱翻动。(二)睡觉忌头朝门外。(三)禁食狗、马等动物肉。(四)忌讳
影子被别人踩踏。(五)妇女文身忌男人参与或偷看。